有关虎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虎的诗句 古诗

自古以来关于老虎的传说故事很多,有一个在民间流传广泛的故事,叫“老虎学艺”,讲的是老虎向猫师父学身手的故事 。
陆游在《嘲畜猫》这首诗中写到:“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 。”可见这个故事古来有之 。
故事大体是说很早以前老虎因为没有本领,于是找猫认作师父,在猫底下学习了各种纵、跳、扑、跃的技巧,当它以为自己将猫的所有技艺都学会了的时候,就原形毕露,显出了凶狠的本性,打算将猫吃掉 。

有关虎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虎的诗句 古诗

文章插图
有关虎的诗句古诗(有关虎的诗句有哪些)
结果没想到猫并非全无保留,它留了一手,没有把上树的本领教给老虎,最后靠着上树逃过了老虎的捕杀 。也正是因此,老虎才不会上树 。
当然,这都是民间故事,将老虎和猫拟人化了,不过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道理却是很朴实明了的,一个是恩将仇报不可取,也告诫我们要谨慎识人心;一个是留手绝活,别教会了徒弟,害死了师傅 。
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个歇后语:猫儿教老虎——留一手 。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
当然,老虎也不尽然都是这样的形象,同其它动物一样,在古代文化概念中,老虎是多面性的,有被排挤的一面,也有受到逢迎的一面 。它因威猛和力量受到追捧,有许多成语,如虎虎生威、如虎添翼、将门虎子、人中龙虎等等,都说明了人们对老虎的崇拜与向往 。
古代笔记小说中多有和老虎相关的奇幻故事,唐代传奇小说《宣室志》中就记录了一个化虎者,名叫李徴(李微),这个故事版本众多,这里讲两个差别比较大的 。
一个是说朝廷御史李俨奉命出使广东,在途中遇到了一只老虎,那只老虎从空中跃过,看见了李俨,竟然从口中说出人话:“差点伤到了老朋友!”
原来李徴曾经和李俨一同参加科考,算是同窗 。李俨问他为何变成了老虎,李徴说自己有天发狂,突然就变成了老虎,还说自己身为人的时候曾强过一位女子,还在酒后害死了对方一家 。
这个故事里的李徴可以说是一只恶虎了,手中沾染无辜人命 。然而还有一个更为流行的版本,这个版本里的李徴是宋代人,勤奋好学,在去科举的路上,顺手救了差点被抢劫的举子张忠,两人结伴而行进京赴考 。
结果张忠考上了,李徴却因为和蔡京外甥李微名字相近,考卷被主考官换了,因而没有考上 。李徴心怀怨恨地返回家乡,在途中遇见了一队官差,愤恨之下化为一只老虎,朝官轿扑去,从此藏匿在此处山中 。
几年后,有一队押送囚犯的官差经过,犯人是张忠,押解官则是当年的主考官 。途经此地时老虎突然跳出,一下就结果了主考官,张忠却是毫发无损 。
【有关虎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虎的诗句 古诗】在惊惧中,张忠发现了老虎不仅会说话,竟然还是当年的同窗李徴 。李徴两次救了张忠,自知自己再也变不成人形,于是将老母托付给张忠 。张忠潸然泪下,就地而拜,此后奉养李徴的母亲,还为李徴树碑立传 。
这个故事显然是在讽刺抨击黑暗的科举制度,是腐败的官场和黑暗的现实将人逼成了虎 。
鲁迅在他的小说史略中也提过这个故事:“所记惟李微化虎事在唐时,余悉明代,且及崇祯朝事,盖其时之作也 。”
虎化人形,其实在古代小说中并不少见,不仅有李徴这样直接整个人变成了虎的,还有披虎皮化虎的桥段,比如唐代小说《河东记》里,男主人公的妻子就是在披上了虎皮后才化为了老虎 。
老虎虽然让人敬畏、不敢靠近,以百兽之王的姿态让人不敢靠近,但在文人笔下,它却也有温柔的一面,比如古话有云“虎毒不食子”,就用凶猛的老虎来做反差,比喻万物皆有温情慈爱的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