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能动性,主观活动和客观活动的含义

1 , 主观活动和客观活动的含义 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 , 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 。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 , 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 , 用文字记录它 , !!!!!!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 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 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 。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 , 在不停在告诉人们 , 应当做什么 , 以及怎样去做 , 在实践中 , 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 , 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 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唯一的前提就是尊重客观规律 ,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第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这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在实践基础上的互相转化 。【主观能动性,主观活动和客观活动的含义】

主观能动性,主观活动和客观活动的含义

文章插图
2 , 主观能动性是什么意思能动性: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或影响作出积极的、有选择的反应或回答 。人的能动性与无机物、有机生命体、高等动物的能动性有别 , 称为主观能动性 。其特点是通过思维与实践的结合 , 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主观能动性亦称“自觉能动性” , 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二是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 , 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扩展资料:一、方法论1、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 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意识的性质不同 , 其对物质的作用有正反两个方面 , 即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 , 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展开实践活动 , 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 , 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 阻碍事物的发展 。2、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 必须遵循规律 ,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 , 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认识和改造自然界 , 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 。认识和改造社会 , 要尊重社会规律 。人们能够创造历史 , 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正如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不能自由选择这一种或那一种社会形态 。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 , 只能把事情办糟 。二、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产实践为基础考察人与物的区别指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人能够有意识地自觉地想问题、办事情 。人们应该以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为基础 ,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 , 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因为:第一 , 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 , 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运用抽象思维能力 , 才能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 从而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第二 , 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 , 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 , 利用规律和条件 , 才能改造世界 , 创造美好的生活 。第三 ,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 必然会遇到种种困难、挫折 , 甚至暂时的失败 , 这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 , 需要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 。参考资料来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