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革介绍


羊皮革介绍

文章插图
1、羊皮革生产分服装(手套)革和鞋面革两大生产工艺 。初期的羊皮制革沿袭了牛皮的制革方法 , 到20世纪6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独特的生产工艺 。
【羊皮革介绍】2、服装(手套)革的生产工艺有:浸灰工序 。50年代前是将皮浸在瓦缸内 , 不断翻动 , 生产周期8~10天 。60年代改用划槽浸灰 , 俗称老灰、中灰、新灰三池法 , 生产周期缩短到6~7天 。但三池法工序往返、操作笨重 , 产品质量不易控制 。到1973年 , 上海久新制革厂技术员吴连元等人改用转鼓滚灰 , 通过加强机械运动 , 加速皮张的化学反应 , 生产周期缩短为2天 , 工时效率提高3倍 。鞣制软化工序 , 1950年前一直是靠米糠发酵2昼夜完成 。1958年 , 吴连元把牛皮胰酶软化方法移植到羊皮上 , 只需2~3小时 。虽然生产周期缩短 , 但皮面粒纹较粗 。1965年 , 上海久新制革厂率先应用胰酶加蛋白酶的方法软化山羊皮 , 使皮面细致 , 呈平纹状 , 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 生产周期缩短到1小时 , 完善了羊皮革的软化工艺 。酸皮削匀工艺 , 70年代前沿用灰皮削匀 , 但背脊部位差 , 降低了皮革利用率 。80年代初 , 移植牛皮酸皮削匀方法成功 , 使整张羊皮纤维伸展伸平 , 革身丰满柔软 , 利用率提高5% , 生产成本下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