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赏析寒露惊秋晚这首诗的赏析

《寒露九月节》一诗描绘了寒露时节的秋色,以“黄菊”、“落叶”、“万里雁”、群鸟”、“早霜”等意象勾勒出景物中蕴含的秋意,全诗通过秋色浓墨重彩晕染的景物,表现出寒露时节冷冽的天气与景物的独特之美 。

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赏析寒露惊秋晚这首诗的赏析

文章插图
《寒露九月节》的原文
【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赏析寒露惊秋晚这首诗的赏析】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
寒露九月节 唐·元稹赏析寒露惊秋晚这首诗的赏析

文章插图
译文
寒露来临,惊讶发现时光已走到了晚秋;早晨看见菊花次第变黄 。
千家万户前,风儿好像扫着落叶,晴空万里上,大雁好像随着太阳南飞 。
化为牡蛎,替雀鸟感到悲伤;收割农田,害怕早到的寒霜 。
因此知道,松柏的志气,无论是寒冬还是酷夏,它都是郁郁苍苍 。
《寒露九月节》的作者
《寒露九月节》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元稹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 。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这首诗是从敦煌文献里发现的,有两种手抄本 。其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名字,一题为卢相公咏廿四气诗,一题为元相公撰 。

    推荐阅读